会宁,一座红色圣地,有“秦陇锁钥”之美誉,更是“革命胜利”之转折。 在这片承载着精神传承与未来希望的土地上,会宁县东方小学建设项目正拔地而起。作为会宁县 “十四五” 规划中浓墨重彩的教育民生工程,它不仅是甘肃四建深耕会宁市场的匠心之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 以建筑为桥,让红色热土上的教育根系扎得更深,让万千家庭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落地生根。 走进项目现场,塔吊林立,器械轰鸣,醒目的九牌一图矗立场侧,平地而起的楼阁为本就热情高涨的工程项目增添了全新的质感。盛夏的陇原,烈日似火,但比骄阳更炽热的,是建设者们的热情与担当。他们头顶烈日、脚踩热土,在各自岗位上提速增效、拼闯争先,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项目加快建设。 标准规范落地成效 制度主导理念先行 在会宁县东方小学项目的建设画卷中,工期紧迫,任务繁重,单体众多,体量庞大是项目的特点,但高效迅捷,精细管控,标段协同,动态优化,工艺革新是项目建设的亮点。 项目通过定标准、重规范、强监督、严要求的管理机制,树立“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常态化循环工作方法,以点带面,精准把控,精细管理,精确实施,推动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走深走实。加强工作统筹,发挥现场主导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指引,对各工种明确要求。在架体搭设、钢筋安装、梁柱合模、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中,通过规范图集联系实际,细部化检查及整改,确保工序合理、工艺合格、施工规范,做到每道工序有标可依、有据可查。项目部经过构思研究,确定了项目建设阶段的路线图,即以标准化建设为中心,坚持三检制度,坚持自查自纠、落实成效、协调配合,为把项目建设成为标准安全文明的绿色项目而奋发前行。 注重管理全局筹划 推动管理稳步向前 工程建设伊始,项目部坚持“全局筹划、降本增效、样板引路、固化总结、合理利用”五位一体布局,全面提升项目管理管控水平。 在项目前期规划中,针对项目实际特点,最大化利用场地,合理布置加工区及材料堆放区,统筹现场施工道路设置,使整体格局协调、合理,满足日常施工使用功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通过增加材料周转次数、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强化工种施工水平、废旧材料再次利用、设置样板工程引路、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及管理方法等措施,增强项目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在文明施工方面,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施工道路硬化处理、日常洒水降尘、裸露土方全覆盖、出入车辆清理、设置施工围挡、施工废料指定位置归集;项目部采用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考勤打卡管理,保障项目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提升项目整体形象。 安全质量双管齐下 诚心筑造精品工程 项目部落实“安全第一、质量为本”两个基本点不动摇,坚持以提高安全质量,优化生产建设为目的,促进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标本兼治。通过实施每周例会制度,提出问题、总结经验,明确责任,不断加强各工种间的协调配合,稳步提升安全质量的管理。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质量问题等不合格项,向责任工种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及时跟踪复查,完善过程中的管控。深入推动实施“安全管理及质量规范化”专项行动,以视频、文件等形式的宣传教育贯彻好集团公司、公司关于安全质量方面的要求,切实强化质量管控,筑牢安全防线。从黄土坡上的一纸蓝图,到未来回荡琅琅书声的校园 甘肃四建以专业为笔、以坚守为墨,在陇原大地上细细勾勒,生动诠释着新时代建设者的工匠精神,努力为社会递交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