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材料为基。在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中,材料进场验收犹如守护质量的第一道“钢铁防线”。由甘肃建投三建公司承建的兰州大学榆中校区5-6号研究生公寓楼项目通过系统性管控举措,将材料验收打造成为质量管控的“铜墙铁壁”,为创建精品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制度筑基:构建全流程管控体系
标准先行:建立“三级标准”管控机制,严格对标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及设计要求,确保验收标准“刚性执行、一以贯之”。
流程再造: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固化“报验审核->现场核验->见证取样->送检复试->结果判定->登记入库/退场”流程,责任到人,记录可溯。强化建设、监理,联合验收,到场必验,共同核对品牌、规格、数量及全套质量证明文件,缺一不可。推行“四方联验”机制(建设、施工、监理、检测),实施“四核对”制度(品牌规格、技术参数、质量证明、进场数量),确保验收无死角。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全环节可追责。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验收新范式
数字溯源:应用二维码/条形码系统,赋予材料“身份证”,扫码即查生产、运输、检测信息,高效防伪堵漏。
智能检测:对钢筋、水泥、防水卷材等关键材料,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送检。依托权威实验室检测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核心指标,不合格材料坚决“零容忍”退场。验收人员练就“火眼金睛”,细致检查外观、尺寸、状态(如钢筋锈蚀、水泥结块、砖块缺损、混凝土坍落度等),不放过任何瑕疵,实现“即时筛查+实验室复检”双保险。
专业护航:锻造质量管控铁军
质量防线更牢:严格源头把控,有效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显著降低因材料问题引发的开裂、渗漏、强度不足等风险,为工程结构安全和长久寿命奠定基础。强化过程管控,从材料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加强技术和质量交底,项目技术负责、施工员和质量员加强对每道工艺的交底和工艺监控验收,确保合格材料的成品更优,性价比更高。
成本管控更优:材料源头的高质量把控为后续高质量工程施工和项目成本管控奠定了良好基础,清晰的台账管理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支撑。标准化、信息化流程提升效率,减少疏漏,及时发现过程中材料使用的漏洞和损失,有效监督项目的过程管理,也使得项目材料管理更规范透明。
价值赋能凸显:对材料质量的“苛刻”要求为建造精品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础,赢得行业口碑,彰显企业社会责任和工匠精神,提升市场信任。
新材料的应用提升了项目科技化含量,对首次应用于项目的ALC墙板、外墙保温一体化材料等的应用,项目部开展专项考察、专项施工工艺技术交底和专项验收,项目党小组组织青年骨干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攻克关键工艺、关键材料等技术难题。
成效凸显:多维度打造精品工程
三建公司兰大项目以制度创新为纲,以科技赋能为翼,以专业团队为本,构建起材料质量管控的立体防线。严把材料进场验收关,就是浇筑工程质量大厦最坚实的第一方混凝土。材料一次验收合格率高质量通过,为项目创优夺杯奠定基础,从时间成本和质量成本上实现降本增效。材料的过程监督管理和成品的高质量验收,不仅为项目高质量建设保驾护航,更为企业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 王延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