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建投头条 / 建投新闻
当前位置: 集团门户 > 建投头条 > 建投新闻

匠心筑广厦 ——记“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甘肃建投七建公司砌筑班班长高鹏

时间:2025-05-18 20:33 浏览次数:

从手握瓦刀的普通砌筑工,到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能人工匠;从会宁贫困山区走出的农家子弟,到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陇人骄子”——他就是高鹏,甘肃建投七建公司砌筑班班长,在5月16日举办的“感动甘肃·陇人骄子”颁奖典礼上,被誉为“用匠心成就行业标杆,用专业砌就人生高塔”。

从大山深处走出的“毫米工匠”

1983年生于会宁县白草塬镇的高鹏,18岁那年攥着高中毕业证走进甘肃建投七建公司。

他白天跟着老师傅学抹灰、练砌墙,夜晚在工棚昏暗的灯光下,翻烂了《砌筑工操作手册》,手指在砖石间磨出厚茧,却练就了“一铲准”的绝活——每铲砂浆误差不超过5克。

2007年甘肃省砌筑工技能大赛,高鹏以零误差的墙体平整度摘得桂冠;2018年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独创的“分层勾缝法”让他在84名高手中跻身第八,创下西北地区历史最好成绩。

兰州大学教学楼外墙砌筑时,他带领班组将5米高的填充墙垂直偏差控制在2毫米内,相当于三张A4纸的厚度。25年来,他参与建设的60余项工程中,两项斩获“鲁班奖”、26次捧回“飞天奖”。本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30余项荣誉,却始终坚守施工一线:“奖章是认可,更是鞭策。砌筑工的根,永远在工地。”

砌刀铺出的转型路

2020年,甘肃建投首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高鹏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2022年,“高鹏劳模创新工作室”接力启航。

针对传统砌筑效率低、损耗大的痛点,高鹏研发“填充墙砌筑皮数杆”“摊灰勾缝一体机”等5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工具,使施工效率提升40%,材料损耗降低18%,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后,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000万元。其中“干混抹面砂浆制备技术”获甘肃省职工创新二等奖,在全省推广后年节约成本超2000万元。

2023年积石山地震后,高鹏率队7天搭建126间安置房,墙体全部采用他改良的抗震砌筑法,使用双层钢丝网片与煤矸石砌块复合结构,预埋橡胶隔震垫和错缝搭接工艺,126间安置房在后续5.2级余震中安然无恙。这些安置房,被群众称为“砌在废墟上的希望”。

2024年,他牵头研发“石膏基特种砂浆”,这种材料抗压强度达50MPa,施工碳排放降低68%。施工过程中,机械化喷涂使单日作业面积达500平方米,较传统工艺提速40%。不仅如此,这种材料拆除废料可达100%再生,形成建议使用对应的“固废-建材-建筑”闭环产业链,攻克传统建材高耗能难题。该项目入选甘肃省绿色建筑重点推广名录,为西部建筑行业低碳转型提供“甘肃方案”。

从震区安置房的“生命防线”到绿色建筑的“低碳密码”,高鹏用砌刀丈量着从传统工匠到技术带头人的成长轨迹

匠心的精神坐标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

会宁县曾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县。2015年春节,高鹏在老家院坝里支起黑板,用黄泥当教具开办首期砌筑培训班。“横平竖直三公分,砂浆饱满不透风”,他将技术要点编成顺口溜,手把手教乡亲们砌出第一面合格墙。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布白草塬镇23个行政村,培训1800余人次,带出45支乡村施工队。

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村民王军胜说:“我一直记得高班长在地头用树枝画结构图的模样,跟着高班长,穷窝变金窝!”如今王军胜早已成为技术骨干,带领20人团队承接工程,年收入超10万元。

高鹏用砖石丈量人生精度,以匠心浇筑时代厚度。由他领衔的“高鹏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为甘肃省建筑产业工人培训基地,10年间累计授课2.8万人次,培养技术骨干127人。

他创立的“1234教学法”(1次示范、2次跟练、3次纠偏、4次考核)使学员合格率达92%,“劳模创新工作室”127名徒弟中,9人获省级以上技能奖项,3人成为“甘肃省技术能手”。他编写《现代砌筑工艺标准化手册》,被多家施工企业做为砌筑施工标准;连续6年担任国家级、甘肃省级职业技能大赛评委,发掘培养青年技术苗子200余人。

从黄土高坡到城市之巅,从普通砌工到行业标杆,高鹏用25年光阴淬炼砌筑技艺,用半生坚守诠释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记者 孙旖旎 通讯员 瞿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