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建投头条 / 建投新闻
当前位置: 集团门户 > 建投头条 > 建投新闻

【重大项目建设】以实干筑安居 ——刘家堡街道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重建安置小区(二期)项目建设进行时

时间:2025-04-24 18:13 浏览次数:

春日的暖阳洒在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街道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重建安置小区(二期)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轰鸣,1814户棚改居民的安居梦正以“加速度”推进。

作为甘肃省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3.47万平方米,涵盖6栋33层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合同造价4.21亿元。自2023年12月开工以来,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累计完成施工产值2.31亿元,主楼主体结构施工较原计划进度提前20天。

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张,是项目团队必须直面的双重考验。项目所在地为旧址拆迁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基坑4面紧邻市政高压线和已建住宅楼,给基础施工带来极大挑战。为此,团队引入混凝土支护桩+预应力锚索+挂网喷浆工艺,累计完成锚索施工近万米,为基坑筑起“安全屏障”。

项目主体建设期间,高温天气下,每天都有2-3栋主楼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还要同步进行地下车库和临街商业楼层施工。有限的场地内流畅组织交通不耽误楼层混凝土浇筑成为另一道难关。项目部以“党建+生产”模式组建党员突击队,实行24小时轮班制,泵车不停、人员不歇。在 30余天的高温攻坚期内,党员突击队带领施工人员完成6栋主楼的关键层浇筑,施工计划安排落实精准到以小时控制,为项目如期交付奠定坚实基础。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这句话在项目现场被具象化为一道道精细的工序。从材料进场到工序隐蔽验收,项目部构建起“三级检查”制度,商品混凝土每车必检坍落度,砌体工程采用激光定位仪将墙面平整、垂直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各施工工序明确关键质量控制点,如同“显微镜”般审视每一处细节。为提升全员质量意识,项目部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与交流活动,从钢筋绑扎到混凝土浇筑,从砖块砌筑到墙面粉刷,每一道工序都需通过“严苛考试”。

项目经理冉兴军表示:“项目将于2025年5月底实现全面主体封顶,2025年底完成合同全部施工任务。项目部全体人员将优质高效完成剩余施工任务,向业主单位及安置群众交付满意答卷。”

从基坑支护到主体封顶,从技术攻坚到民生落地,工地上机械的轰鸣声奏响项目建设的乐章。地下车库结构平口、主楼砌体工程施工至18层……每一项进度节点背后,是建设者们日夜兼程的付出。刘家堡街道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重建安置小区(二期)项目,正以扎实的工程质量和高效的管理模式,为城市更新与人民福祉的同频共振写下生动注脚。

记者 孙旖旎 通讯员 张亚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