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集团要闻
当前位置: 集团门户 > 集团要闻

【榆中抢险救灾】平凡身影筑屏障:甘肃建投各单位奋战榆中

时间:2025-08-10 15:08 浏览次数:

榆中的土地仍带着暴雨的余悸。山洪过处,河道淤塞如鲠在喉,道路撕裂如大地伤疤,民房墙垣上残留的水痕,无声诉说着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风雨稍歇,另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已然打响。甘肃建投旗下多家出资企业闻“汛”而动,星夜集结,将力量汇聚于受灾最重的角落。

榆中县周前村,兴隆河浑浊的激流裹挟着断枝碎石,在狭窄的河道里胡乱冲撞。昨日肆虐的山洪褪去,留下的是满目狼藉:河道被淤泥与杂物死死扼住,堤岸多处被撕裂,通往河边的道路亦被泥浆吞噬,如一道狰狞的伤疤。这里,成了新一轮防汛战斗的前线。

甘肃建投六建公司的13名抢险救灾队员早已投入战斗。一台70小型挖掘机在大型机械难以深入的狭窄河道处精准剥离杂物;而一台260大型挖掘机则如沉稳的臂膀,一次次深深掘进淤积的核心,将数吨泥石利落清出。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跋涉,铁锹挥舞,汗水在沾满泥浆的脸上冲刷出沟壑。他们的目标清晰:疏通河道,加固受损堤坝,清理道路淤泥——每一步都是为了斩断次生灾害的链条,守护下游村庄的安宁。

队员们手持铁锹,在大型机械难以深入的边角奋力铲挖。泥浆没过膝盖,胶靴深陷其中,每一次拔脚都需耗费巨大的力气。汗水混着泥水,顺着安全帽带滑落,在队员们的脸上留下道道泥痕。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此起彼伏的机械轰鸣与铁锹铲击泥石的低沉声响,交织成抢险现场最坚实的节奏。

而在另一片“战场”——兴隆山村峡口社,甘肃建投一建公司的48名抢险人员同样倾力投入。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人力,更是专业而多样的机械力量:一台挖掘机、一台装载机高效清理着体积庞大的障碍物;两台渣土车马不停蹄地转运着淤泥和废墟;两台洒水车及时跟进,喷洒降尘,改善抢险环境;一台汽车吊则稳稳地吊起那些人力难以搬移的重物。多种机械协同作战,清障、转运、抑尘、吊装,流程井然有序,大大提升了抢险效率。

建投人的身影在尘土与泥水中穿梭,只为争分夺秒,让疮痍之地早日恢复生机。

这仅仅是甘肃建投抢险救灾的缩影。甘肃建投旗下二建、三建、四建、七建、安装公司、建设公司等多家单位,共计两百余名员工,携带四十余台(套)各类机械设备,正分散在榆中多个受灾严重的乡镇。他们或清理着被泥石掩埋的村道,或抢修着受损的基础设施,或协助转移安置群众……

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只有沾满泥浆的工装和轰鸣不息的机械。甘肃建投各出资企业,正以最实在的行动,将力量拧成一股绳。一台台机械是他们的臂膀,一锹锹铲除的是灾痕,一寸寸打通的是希望。每一方被清理出的净土,都凝聚着这些平凡建设者的汗水与决心。

记者 侯琳宣